教育科研

新课改下高三数学的复习工作总结

作者:西安高级中学来源:本站发表时间:2010-07-01

  一、2010年陕西高考的分析

  直面陕西高考数学试题,通过仔细阅读与思考,和过去陕西四年的试题做比较,我们以为,显现了如下的鲜明特色。

  (一) 稳定是前提

  题型稳定:总体格局保持了往年陕西题目的特点,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答题,都力争体现往年命题的成功经验。

  考点稳定:凸显了陕西高考往年常考的“考点”、“考根”。诸如在选择填空题目里常考的知识点有:集合运算,复数,直线与圆,充要条件,平面向量,抽象函数与不等关系,线性规划,排列组合,三角计算,数列,等等。在解答题目里,依然是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证明,二面角的大小;概率;求函数最值、参数的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与函数、不等式证明作为压卷题目,是陕西4年命题的“不动点”,今年的理科题目也不例外。

  方法稳定:题目的解答是基本的、传统的通性通法,意在检查考生对数学的本质的理解与感悟,以及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把握程度。化归转化思想体现在每道考题里。

  (二) 变革是方向

  今年是陕西高考数学命题的第5年,也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第一年,新课程里的新增内容,框图、三视图、定积分与几何概率、合情推理、概率与统计,以及选做题里的三个试题的设计,完全吻合于陕西考试说明的界定。传统知识的设计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在保证主干的同时,尽量覆盖常用的数学知识与方法,特别是对数列解答题的设计,回避了以往考查递推数列的热点,降低难度,并安排在解答题的首位。

  (三) 观题谈数学思想

  数学是高考的主要学科,数学成绩的高低,将会决定考生的高考命运.如何在高三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高考数学成绩,一般是有规律可寻的,如下的几条建议也许对你是有启示的.按步思维;程序解答;回归定义;分析转化;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反面入手;特殊突破;重视通法。

  理科第6题的算法框图问题,将数求和的基本框图紧密地与算术平均值进行结合,不落俗套;理科的第13题将定积分与几何概率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图文并茂,是一道小题,但体现了数学大知识——积分;第12题,体现了新教材要求的抽象概括能力,只要求考生写出第五个等式,学生容易观察出结论的变相考察,没有考察难度较大的概括出一般结论的问题,而是只写出第五个等式(文科只写第四个),一方面降低了难度要求,同时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课标的要求;第19题考查了直方图、折线图、分层抽样、概率和统计等问题,将读图、识图、用图结合在一起,以图算数,概率的计算考察了基本方法,一改过去复杂的概率计算,但思维要求没有降低。

  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区别是知识问题引入,螺旋上升,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习题都花了较大篇幅,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数学的能力.数学应用题成为新教材的一个亮点,自然也成为高考试题的一个亮点,今年明显地加大了考察力度;理科的第14题,考察了线性规划的应用问题,渗透了环保理念;理科的第10题学生代表选举问题,虽有一点竞赛味道——高斯函数,但解答方法独特——只需取特殊值验证即可选出答案,在另一个层次上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意识!第17题将三角测量、解三角形和营救的速度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计算量适中,是一道好题;在解答题里设计应用性试题,应当说是陕西试题的创新点所在,值得关注。

  数学解题,事实上就是一系列的连续化归与变形,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弄简单、弄明白.要知道,聪明人把复杂问题弄简单,而愚蠢的人是将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当你的心在与书交流、与数学题对白时,心头就会逐渐升起淡淡的喜悦,浮荡的灵魂就能体验到数学思维里的美妙和美妙思维里的数学.愿读者在思考中学习,在理解中感悟数学,在运用中体验数学。

  二、2010年陕西高考备考经验

  (一)备考思路

  全组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落实“四抓” :抓早、抓细、抓实、抓活.

  抓早:①数学的思想方法从高一抓起

  ②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从高一抓起

  ③数学的综合训练从高一起步(高一,二处理高考中低档题) ;

  抓细、抓实、抓活体现在备战轨迹中。

  (二)备战轨迹

  从教、考、研三维展开,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把好“五关”

  ①教学关:课堂是高考复习的主战场

  ②训练关:按两条主线并行(单元与综合),重“质”、“量”、“型”、“评”,内部28套

  ③命题关:试题是高考复习的生命,是激活学生和教学的指挥棒,用命题曲线科学命题,训练与考试试题须经多次“打磨”与“锤炼”后才启用,平均95分为最理想

  ④总结关:进行试卷分析及学生答题典型错误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复习建议及命题建议,收集数据,要精确到每个班,每道题,建立每个学生成长档案

  ⑤指导关:对学生怎样学习, 怎样看课本,用参考书,怎样解题,从哪些角度反思,总结,如何把题由薄做厚,再由厚到薄,跳出题海,怎样备考,每个阶段达什么目标,如何制定计划去实现目标进行指导

  2、过好“三轮”(点---线----面----体)

  一轮“会”,二轮“熟”, 三轮“通”

  高考是一场综合素质的竞技赛,要培养学生以下六种素质:掌握扎实而全面的基础知识,准确而熟练的数学技能,丰富的数学方法和深刻的数学思想,灵活的数学思维,稳定的心理状态,拥有实用的考试策略。高考复习围绕培养以上六种素质展开,各轮复习的目标,时间、内容、资料、方法、考试次数,训练次数,集体备课次数都细化,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检测、统一评卷,统一活动。八个“注重”:重课本、重思想、重专题、重新增内容、重研究、重训练、重细节、重策略,不断提升和创造学习的新境界.

  备战五条主线:

  1、专题复习线(自编一轮,二轮讲义)

  2、训练线(分工整合试题)

  3、考试线

  4、高考点睛线(预测高考新动向6套)

  5、研究线

  一轮要章节过关,系统复习,落实基础。抓知识点、能力点,形成知识、能力双重网络。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答题规范的指导是关键。要培养学生重视最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记忆,养成及时记录重要内容,课内模仿,课外反思,由厚到薄,抽象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的习惯。

  3、做好“六研”

  发挥备课组核心作用,将研究成果贯彻到试题中

  ①“两纲,两题,一报”研究

  对近期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历年试题分段研究,找趋势;对不同试题对比研究,找特色;对外地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

  引领学生研究高考试题(考什么?怎样考?),结合试题向全体学生解读高考考试大纲

  ②考试命题研究

  命题主线(方向):知识线、方法线、能力线、品质线

  试题来源:分块分工、网上下载整合、杂志报刊整合、套题资料整合、最新动向整合。

  ③专题研究(深化数学思想的研究与高考热点、亮点研究)

  ④考试信息研究

  ⑤细节研究(学法与考法研究,心理研究)

  ⑥分层教学,分类推进,降低备考着力点

  把工作重点放在后进生层上,降低备考着力点(重心下移),落实 “抓中档,挑两头”采用“抓下层,推中层、促上层” 策略,对上层尖子,组成培优班,安排老师定期指导;对中层,要指导学生寻找缺陷,采取针对性训练,着眼提高;对下层,着眼基础,治瘸扶弱,提高能力,还给数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悉心指导,免费辅导。

  (三)走出四个误区

  ①求巧而忽视基础,偏重攻难

  ②求新而忽视经典,迷信押题(新的高考命题队伍:海归派)

  ③求大而忽视小巧,不重细节

  ④“三多一少”(讲、练、考得多,思得少)

  不要把“少讲多练”变成“盲目乱练”,那种缺乏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内在联系的揭示,缺少对问题模式的识别及不同问题的解答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方法的归纳概括与提炼,光做不反思,掉进“题海”的“傻练”,最后只能“伤心太平洋”!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同学,诀窍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善于梳理思路,通过同类的题提炼规律性的解法。归纳汇总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只做3道题,就能总结出别人做30道甚至100道题也没有摸清的规律。因此一定要跳出题海,思想导航,以思想驾驭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学海中航行!

  (四)加强集体备课 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教研组长的领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五) 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六) 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

  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七) 优化练习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对2010年高考的预测中,我们将最后一卷练习定为重点练习卷,对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出于对新课程要求的理解,在解答题的第一个小题中,我们设置了一道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研究的试题,刚好和高考的第17题,即解答题的第二道小题解题方法吻合。为学生节约了时间。

  (八) 加强应试指导 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用全新的理念领会高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考,用科学的方法备战高考,用灵活的思维应对高考,用平和的心态对待高考!

  在这一年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努力向各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上一篇:在继承传统的道路上坚定地走出新天地

下一篇: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教学反思

学校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东渭滨路 邮政编码:710021

联系电话:81711016(办公室) 81711018(教学处)

     81711021(招生办) 81711022(值班室)

版权所有:©西安高级中学 ICP备案号:陕ICP备13001012号

技术支持:西安利尔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