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课改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喜与忧

作者:西安高级中学来源:本站发表时间:2011-03-17

  课改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喜与忧

  ——对高中生物课改中一些实际问题的剖析

  西安高级中学 生化教研组 兰素芬

  摘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课改理念理应超前于现实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陕西省高中新课改实验已进行到第6年,我们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在激发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但课改理念在实践中的落实情况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新课程实施中的种种困扰,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改 理念 实践 反差

  一.新课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教材变了。这是实施新课程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首先是内容更丰富了,版面更活泼了,与实际的距离更近了---如每篇课文以问题探讨开始,这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资料,导课也就有了新意;同时教材还设置了恰到好处的资料分析,富有探究性和针对性等。二是教学方式有所改变,教师的探究意识和尝试变革教学方法的欲望增强了;课堂更加开放了,学生实验等活动时间增加了,教学活动变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了。三是授课时间和评价方法有所改变。许多原来只是高二才开始开设生物课的学校提前在高一开始开设,学校建立了涉及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分认定制度。四是教师的学习和合作探究意识加强了。例如,学分认定等活动是以前从未开展过的,其涉及到过程评价等,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总结,同时需要与学生、同事和家长等进行更密切的配合。五是新课程引发了新一轮高考改革。为适应和推动课程改革,部分省出台的高考方案在现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等等。

  二.新课程实验阶段的困惑:

  1.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得到全面兑现。例如,大班教学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加上学生活动的增多,教师的负担有所加重的同时多种教学目标就很难很好实现;

  2.学校生物课的相对地位变化不大,其课时仍少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更突出的是,应试教育的主导地位依然是一线教师的沉重负担。学生自主选课、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改革会面临“走过场”的尴尬境地等等。

  3. 相对落后的现实与超前的课程理念的矛盾不能很好解决

  课程理念提倡大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但诸多学生活动能否提高考试分数却值得思考,这是中学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为升学率是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客观要求,能否升入理想的高校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教师、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课改正是在这样无法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

  4. 训练与探究的平衡也值得思考:新课程为学生留出了许多探究空间,但教学中更倾向于将有限的课时用于加强应试训练。原因何在?作为一线教师,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似乎是检验学校和教师水平的现实核心标准。他(她)们就不得不考虑教材是应试的纲要,受课时少而内容多的限制,教师们大多难以去主动适应新教材的开放性与生成性,而坚定地认为“严格遵循教材和配套的教参设计教学是最保险之举”。因此,牺牲学生探究活动时间用于增加对教材知识性内容掌握的训练,也是符合情理之事。如何做到既保护基层学校参与课改的热情,又增强实施者参与课改的成就感,同时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5.高考现实方案与学生自主选课的矛盾:例如,为适应高考,部分中学在高二一开始就分文理科,同一年级,同一必修模块,不同学生却同时存在3种不同的课时安排。文科是1,理科是2。也就是说,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在高考方案面前只能被无情地扭曲,必修模块的要求难以在全体学生身上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

  6. 学科不均衡:许多生物教师深感课时严重不足!为什么在课程具有较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也会出现这一现象?到底是教学内容多了,还是课时少了呢?原因是多数教师心里无底,对模糊的课程标准和未来严格的高考要求难以把握,只好不断补充教学内容,惟恐有疏漏。在探究活动不放松,知识教学仍按旧课程讲授的情况下,所需教学时数大大增加是必然的,而不同学科因学校领导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的影响,学科课时在分配上出现新的不均衡。

  推进课改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如何保证新课改的有效推进?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尽管课改存在不少的困惑、压力,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国家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我认为坚定走课改之路,依然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 虽然课改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它毕竟是振兴教育,适应国际潮流的必然趋势。因此,做为课改的实践者,对课改方向要坚信不移,对课改过程要不断探索。通过课改,激发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新课改一起成长,为培养新时期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物理课堂中有关提问的思考

下一篇:一堂学生讲的地理课的启示

学校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东渭滨路 邮政编码:710021

联系电话:81711016(办公室) 81711018(教学处)

     81711021(招生办) 81711022(值班室)

版权所有:©西安高级中学 ICP备案号:陕ICP备13001012号

技术支持:西安利尔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