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构建我校课程特色——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全面启动

作者:西安高级中学来源:本站发表时间:2006-04-01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课改新思路,我校立足于我校发展的目标,充分利用我校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努力设置具有我校特色的多样化的课程,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我校实施新课改开通绿色通道。为此,我校决定大力开发体现整体教师能力的,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

  我们根据对校内外课程资源调查的情况,结合教师自主开发的申报课程,同时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校本课程模拟实验工作。具体实施如下:

  1.构建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框架。

  1)成立由多方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

  2)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以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4)培训参加实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引导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

  2.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校本课程的模拟实验工作。

  实验计划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已完成):根据我校师生、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总目标与计划。

  第二阶段(已完成): 要求自愿参加实验的教师首先制定所开设课程的指导纲要,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步骤、课程评价和课时安排。考虑到开设一门课程难度,教研室首先制定了开发校本课程指导纲要。课程委员会审查教师研发的课程。

  第三阶段(已完成): 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教师编写了200字的《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指导学生选课。

  第四阶段(已实施): 精心策划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模拟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在高一、高二开设了多种形式的选修课,供学生跨班级或者跨年级走读班选课,我们也允许教师走班听课。同时,我们邀请了省、市教科所教研员、社区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活动。

  第五阶段: 我们将对阶段性的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反思,以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入开展校本课程研发工作,并编写校本教材。

  3、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实验工作异彩纷呈。

  在学校领导亲自指导和参与下,我们的实验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我们的教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创造性地开发了课程,体现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如学科拓展类:张会缘老师开发的《品读红楼梦》课程,通过解析《红楼梦》中的两个经典人物——林黛玉与薛宝钗,使学生能够领略经典著作的魅力之所在,从而调动起学生阅读与研究古典文学的热情,提高其阅读品味。从课堂效果看,该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李晓冬老师开发的《快乐情景作文》课程,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创造情景引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选择作文切入点的水平,以便学生能够即席发挥。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能力训练逐层实施,体现出很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灵活、实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优美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与教师的授课自然地衔接起来,促使了学生多种感觉的综合活动,达到了教学目的。闫京林老师开发的《对联的初步欣赏与创作入门》课程,通过让学生欣赏与写作对联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编排比较好,选用的对联很有代表性;知识结构严谨,条理性强;课件制作新颖,色彩搭配很好。教师善于用对联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少学生主动用所学知识对对联,课堂学习气氛热烈,积极性高。李爱荣老师开发的《英文报刊选读》课程,通过让学生多角度欣赏各类英文报纸,了解英文报纸的特点及常识,并通过动手设计自己的英文报纸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兴趣,拓展思维。李延老师开发的《影视听说》课程,通过观看经典的英文原版影片,了解讲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达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李秀东老师开发的《进谏的艺术》课程,第一讲从“邹忌讽齐王纳谏”看“进谏的艺术”,通过指导学生深入思考邹忌纳谏成功的主要原因,引领学生联系现实,进一步探讨现时代“纳谏除弊”的积极意义与科学方法。力图期望学生能够站在大语文学习的角度,从思维拓展上深刻认识“学会说话是学会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的道理。刘文震老师开发《多媒体技术和物理教学的整合》课程,在第一讲中,透视“超重与失重”,展示丰富多彩的演示实验,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和物理教学的整合。在授课方法上,教师大胆创新,观念、手段先进,课件、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赵君武老师开发的《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课程,通过对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史实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及物理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从中发掘精神财富,汲取营养,获得教益。该课程开放性强,内容充实,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胡桦老师开发的《化学与生活》课程,在第一讲的“香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测定”中,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及部分国家采取的措施,用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测定有害成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课程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渗透学科知识。人文素养类:马茜老师开发的《礼仪中的美育》课程,通过让学生学习礼节、礼貌、仪式等方面知识,弘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地方课程:乡土风情类:王金七老师开发的《走进黄土高原》课程,是我校开发的地方课程。课程从陕西和西北特色出发,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陕西有更多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为将来成长增加一份陕西特色的人文素质和积淀,为将来建设家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师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制作了教学课件,从多角度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黄土高原的地貌。课程内容翔实、直观、生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观赏、讨论、师生交流,教师归纳等形式,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科技素养类:陆裕元老师开发的智能机器人课程,是我校校本课程的又一个特色。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信息、自动控制等高科技领域进行力所能及的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我校从2003年10月组建了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有11套“能力风暴”机器人组件和5套“乐高”机器人套件,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陕西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在全国、陕西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我校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4人次;陕西省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9人次。学校申报了有关机器人的国家教科研课题《智能机器人教育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同时,学校被命名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学校”。我们的老师在多年反复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编写了《智能机器人》教材,并准备在高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

  4.集中展示,邀请省市区家科研部门教研员、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听课指导。

  为了展示我们校本课程研发的成果,宣传我校热心课改的教师,欢迎专家、家长、教师提意见,使我们的课程研发工作更进一步深入进行,我们于2005年12月2日在高一、高二年级集中授课展示。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学校召开了专门的会议,部署了工作,教研室精心准备、具体安排了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安排了14门课程,接待了来自市教育局基教处领导、省、市教科所的教研员、区教研室的教研员、社区代表、家长代表、教师共计100多人,还有市教育电视、西安日报、西安晚报记者。实验活动在领导、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并得到了专家、家长、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从听课评价反馈意见来看,教研员们对我校推出的校本课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西安市教科所教研员高晓红说:“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智能机器人》应对了当前教育部关于开发校本课程的思想,也体现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对引导高中学生认识和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应用以及开发学生智力、思维能力等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希望学校坚定信念,坚持走下去,办出我市一流具有特色的学校。”同时教研员们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有些课课堂内容太多,有些课还需考虑课后学生兴趣的问题等,这些都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相信专家的引领将使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走向更加科学、规范、完善、发展之路。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已初见成效,但还不成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会发挥我校的优势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深入、细致、扎实一些,使我校的课改更加符合国家新课改的要求。


上一篇:西安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验安排

下一篇:西安高级中学关于在教师中开展课改研讨课活动安排意见

学校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东渭滨路 邮政编码:710021

联系电话:81711016(办公室) 81711018(教学处)

     81711021(招生办) 81711022(值班室)

版权所有:©西安高级中学 ICP备案号:陕ICP备13001012号

技术支持:西安利尔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