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以活动促教研,引领教师自我发展——西安高级中学校教研活动总结

作者:西安高级中学来源:本站发表时间:2006-04-01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校本教研显得日益重要。在校本教研中,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不断地解决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断地把新课程的先进的理念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着它的彰显作用,也使我校逐步形成了以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三者融为一体的教研制度,走出了一条促进教师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近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我们在教师的队伍建设上大胆地开展了“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的探索和研究。每一学期我们针对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精心谋化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目的是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从而让教师在培训中自我提高,在实践中自我发展,在研究中自我创新。这样做,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努力营造了新型的现代学校文化,为把我校创办成一所学习型学校、为我校的持续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也使我们在培训教师方面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将我校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一.开展评优课活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为了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一步落实“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战略思想,掀起我校课改新高潮。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大型评优课活动,目的在于:1、倡导和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之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2、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3、宣传、交流教师在课改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为我校教师提供一个展现自己创造力的平台;4、为全校教师提供一次观摩、学习的好机会;5、表彰一批在课改中做出成绩的中青年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经过初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评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过程、基本功、效果等方面综合打分,评选出15位教师获一、二、三等奖 。这次评优课活动在我校赛教史上规模是空前的,教师上评优课64节,其中有32节多媒体课;全校教职工听课 812节次,其中中层以上领导听课315节。本次活动特点是授课人多,听课人多,评课人多,涉及面广,影响大,效果好。它极大地调动了我校教师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成功地检查了我校迅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实践证明,他们既是我校教学的骨干,又是推动我校课改的生力军。

  我们认为,开展大型赛教课活动,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促进了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教师不断地在研讨中反思与成长。

  我们开展的大型赛教课活动有以下特点:

  1、教育理念先进

  参赛教师能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每位听课教师耳目一新,余味无穷。具体表现在:

  1)能恪守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层层深入,通过讨论、争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每节课上,我们都能感受到教师在热情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以达到教学目的。他们中绝大多数把讲课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把一半时间用来组织、指导、帮助、评价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学进程的导入、推进、高潮、结束几个阶段。

  3)突出研究性、开放性课型的设计,引领课堂教学的革新,促进课改进程。根据新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内容,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语文教师赵兵在讲授《再论雷锋塔的倒塌》——解读鲁迅一文时,专门安排了研究性学习内容。他变革教学理念,大胆引入研究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探究,解读鲁迅的创作思想,并且创造性地设计了“思维演练”环节,引导学生就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尝试着用鲁迅先生特有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去开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演练活动。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意识,学生们反响非常强烈,使课堂互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2、 教学方法灵活

  在初赛活动中,来自各学科的49位教师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教苑风采,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思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赛教中,数学组高一同头课三位教师针对所教学生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同一教学内容。三节课一结束,立刻在同行中展开了关于教法问题的激烈讨论,有的教师认为这种方法好,有人认为那种方法好,真正反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

  为了完成课标教学的目标,参赛教师都采用了较新的教学法,不仅汲取了各学科在教法上的优点,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路子。他们深挖教材内涵,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运用自如,衔接自然,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参赛教师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32位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不仅直观,新颖,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教学基本功过硬

  通过赛教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教师的基本功是过硬的。他们教态大方、表达流畅、板书规范、普通话标准。

  1)心理素质好,应变能力强

  每位参赛教师面对众多的听课教师、评委、领导表现得很冷静,充分体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有些教师遇到突发事件,能及时应变。例如:物理教师刘文震的课因学校原因临时安排在电教室上,并要求他上电教课,刘老师二话没说,立即背上电脑做准备。当时我们通知他换教室上课时只有20分钟准备时间。20分钟之后,当我校的教师、评委和外校听课教师一行20多人出现在他的课堂上时,从他那从容不迫讲课声中,熟练操作电脑的技术中,丝毫不会感到这是20分钟前才定下的观摩课。同时该节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如果没有他平时对教学的钻研和课件制作的基本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本次教学任务是难以完成的。从中也使我们看到了我校教师的教学实力。

  再例如:语文教师张会缘在赛教中制作的课件出了问题,不能使用,当时听课教师都为她捏一把汗。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才步入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能及时调整心态,临危不惧,从容面对,完成赛教任务,受到大家的好评,这确实不容易。

  2)教态大方,表达流畅,普通话标准。

  大部分教师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授课有激情,投入,感染力强。尤其是我校的年轻教师。例如:语文组青年教师陈栋上课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音质好。语文组青年教师康娅婷粉笔字写得漂亮。外语组青年教师李延口语表达流畅,物理组青年教师王娟制作的课件十分精彩,等等。参赛教师的课各有千秋,在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从这些年轻教师的赛教课中也使我们看到百年老校的希望 。

  3)板书整齐,设计精心。

  相比之下,在板书设计上,数学组的教师在这个方面比较突出,整体比较好,例如:陈美嘉、李秋霞等老师板书设计合理,有创立。这同该组一贯在教学上严谨的教风、良好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4)能驾驭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不时变换角色,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不同任务要求,不断变换角色,开展了各种活动,使整个教学活而不乱,生动有序。

  4、团队协作精神开始形成

  有些教研组为使这次赛教活动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赛教中,发挥了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和团结、友爱、协作的精神,他们的一些作法令人感动。例如:体育组的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每位上课教师都有打印的教案。组上不管谁上课都去帮忙,不是准备听课的凳子,就是帮助赛教教师整队,开展活动。有一天,轮到教师马恒森上赛教课,天气不好,风大,体育组的教师们怕听课教师在操场上吃土,在组长的带领下,早早到操场用水洒了一遍。

  5、教研风气浓厚

  在赛教活动期间, 我们在年级组、教研组、校园、教室里到处可以看到教师们主动研讨赛教课的场面,令人感动。有些教研组为了配合学校开展的赛教活动,除学校对赛教人员的要求外,还针对本组实际情况,增加赛教要求。例如:外语组组长提出,每位赛教教师必须先过基本功关,用粉笔上课。教师积极主动要求参赛,参加教学研讨。例如:数学组的教师主动提出能不能在高一年级上一堂新课,供大家研讨。我们认为这种想法很好,赛教的目的在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给予了坚决的支持,安排了这节课,课后反映很好。语文组教师贺立人在这次活动中,第一个带头报名上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没少花心血,多次找同行商量探讨教学内容,反复修改才敲定教案,该课吸引了众多教师前去听课。

  各组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听课活动,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在听课记录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各位教师所写的听课评价意见。

  上课教师能主动反思自己,吸取经验教训,将其整合到以后的教学中。例如:政治教师侯世芳在赛教后所写的“得与失”谈到:“本节课存在很多不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教学占用时间稍长,学生发言人数、时间较少;问题似乎都有既定答案,研究性、探讨性不足;在教材挖掘上没有太多新意;个别问题未充分展开,有些仓促。这些都需要不断改进,今后我会继续努力的。”

  各学科教研组就赛教活动及时进行了个人、教研组小结,并写出了书面总结。例如:生化教研组组长对此项工作抓得紧,不仅组织得好,而且采取的措施得力。在赛教过程中能及时总结工作,找差距,不断做参赛教师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到位,参赛教师人数多,其中有两位高三教师参加,影响大、效果好,有力地推动了赛教工作。

  6、一支高素质的评委队伍

  我们这次赛教活动的评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组长承担或聘任其它教师;另一部分由随堂听课教师担任。评委们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按要求就授课的教学目的、内容、过程、基本功、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打分,并对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写出了评价意见。最后的评判结果比较客观、公正,符合讲课教师的现状。

  二、开展研讨课活动,使校本教研上台阶。

  为了配合我校即将召开的课改经验交流会,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课改研讨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课改研讨课 。开展课改研讨课活动的目的在于

  1、倡导和鼓励每位教师都积极投身于当前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之中,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专业素质;

  2、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本教学方法;

  3、宣传、交流教师在课改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为我校教师的自我发展拓展空间。

  课改研讨课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开展课改研讨课(第2周——第6周,第13周——第18周,共计11周),各组教师评课。

  第二阶段 校级课改研讨课(第9周——第15周),各组推荐1——2人参加,学校成立由教研组长组成的课改评价机构现场评课 第三阶段 校级课改示范课(第16周),在观摩课的基础上推荐两人参加,学校请专家现场评课。

  第一阶段各组开展每人上一节课改研讨课的活动,各组都按要求按时完成。

  第二阶段校级课改研讨课,各组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有不少教师主动要求参加,经过各组推荐,确定了参加校级课改课的教师。

  在研讨课的形式上,我们改变了以往只讲课的作法,增加了评课一环,由教研组组长组成课改评价机构进行评课,并对授课人和评课人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求授课人在准备课时要用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材,大胆创新,上一堂值得研讨的课。同时要求评课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课:1、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2、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3、是否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4、是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的渠道。为了上好研讨课,每位上课教师都做了充分准备,所授每一节课都是经过了反复的推敲才推到学校。各组的教师对上课的教师给予热情的帮助,尤其是组长不仅多次到课堂听课,亲自帮助准备,而且钻研新课标,点评到位,达到了课改研讨课的预期目的。从各组推出的10节课中,我们认为有以下特点:1、授课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授课中,教师们努力使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以及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去组织课堂教学;自觉地转变角色,从原来教学内容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设计更注重情景的创设、 问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思维、讨论、交流并主动参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2、把研究性学习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从我们目前听的10节课中看,无论在课堂授课上还是在课后作业布置上,都有拓展学生思维方面的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手段上,除了直观教具外,更注重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便于掌握课本知识。

  4、课堂组织形式多样,有围圆桌师生讨论式上课的形式,有师生表演式上课的形式,多种形式的上课使人耳目一新,并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授课效果显著提高。课后我们对所上课班的学生进行了了解,学生反映好,欢迎教师每节课都能这样上。

  5、通过这10节研讨课,我们不仅研讨了课堂教学如何组织,而且探讨了学科第二课堂如何开展。如:何利民教师的诗歌欣赏与创新课就给了我们一个语文课如何开展第二课堂的启示。

  6、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能认真、公正、客观地评课,不仅指出了每节课的成功之处,而且指出了不足之处。

  7、全校性的课改研讨课引起了全校教师的关注,大家对研讨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不仅积极听课而且积极参加评课,真正投入到了课改之中。像何利民教师上的“诗歌欣赏与创新”课,听课教师达57人,尽管延长了一节课时间,早已到了下班时间,但无人退场,使

  我们组织者十分感动。

  总之,这次课改研讨课,通过课堂上教研组组长当场点评,学生评议,听课教师评议,教研组组会上授课人自我反思,同行评议,学校大会上点评等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的学科教学更加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立足校本课程开发实验活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

  我们立足于我校发展的目标,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设置具有我校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为我校实施新课程开通绿色通道。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我们根据前期对我校师生一些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结合教师自主开发的申报课程,构建我校校本课程的学科建设基本实施框架。在我校进行了校本课程模拟实验工作。

  1、成立了由多方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

  2、制定了学校课程发展规划,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展课程资源的功能。

  3、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4、为了构建我校校本课程的框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

  5、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校本课程的模拟实验工作。上学期末我们已开始安排此项工作,经过动员,目前有二十六位教师参与此项研究工作。随着我省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时间的推迟,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我们准备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发挥我校的优势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扎实、细致、深入一些,从而使我们的课改更加符合国家新课改的要求。

  实验计划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已完成),根据我校师生、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总目标与计划。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

  学科拓展类:《英语电影视听说》,《散文欣赏》,《中国抗日战争史》,《化学与生活》,《时政热点》,《串词作文》,《对联欣赏与创作》,《邮票的历史 》,《英美歌曲欣赏》,《讲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物理学家的思想》,《对红学的研究》;

  学科渗透类:《几何画板的应用》,《视觉设计》;

  科学素养类:《智能机器人》,《人与自然》;

  人文素养类:《礼仪中的美育》

  身心健康类:《营养与健康 》

  生活技能类:《电脑动画制作》

  地方课程:

  乡土风情类:《走进黄土高原》

  游览名胜类:《西安名胜地旅游》

  第二阶段(已完成): 要求自愿参加实验的教师首先制定所开设课程的指导纲要,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步骤、课程评价和课时安排。考虑到开设一门课程的难度,教研室首先制定了开发校本课程指导纲要。

  第三阶段: 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教师编写《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指导学生选课。

  第四阶段(正在实施中): 精心策划,开展模拟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力争在高一、高二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供学生跨班级或者跨年级走读班选课,我们也将允许教师走班听课。

  第五阶段: 对阶段性的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反思,以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入地开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制工作,并编写校本教材。

  总之,各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教师准确掌握新课程的精神的内涵提供了依据, 为实现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搭建了展示的舞台,而且凝聚了人心,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各项工作,对我校实施新一轮课改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将激励我校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上一篇:关于在教师中开展评优课活动的安排意见

下一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级德育文化的建设(阎京林)

学校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东渭滨路 邮政编码:710021

联系电话:81711016(办公室) 81711018(教学处)

     81711021(招生办) 81711022(值班室)

版权所有:©西安高级中学 ICP备案号:陕ICP备13001012号

技术支持:西安利尔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X